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赠与合同如果办理公证是否有法律效力
释义 一、赠与合同如果办理公证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证过的赠与合同是不能被撤销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般的赠与合同签订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也就是说,赠与人不交付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所以这个公证过的赠与合同是不可撤销的,张女士可以要求交付房子。
    二、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并不是无限制的,为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法律规定赠与人撤销赠与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赠与人撤销赠与应受下列限制:
    1、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
    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一部分,则赠与人仅能就未转移部分为撤销,对已经转移部分不得撤销。
    对于动产而言,在赠与物交付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不动产而言,在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财产权利而言,根据法律规定转移权利是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在财产权利交付或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2、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必须不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由于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使得赠与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若赠与人可以随意撤销这种赠与,则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是指基于道义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赠与,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不仅与道义不符,而且会给受赠人造成情感上的极大伤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论当事人依何种形式订立赠与合同,赠与人均不得撤销该赠与。
    “社会公益”的内容,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包括下列事项:
    (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3、赠与人撤销赠与,仅限于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此类合同中,赠与人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说是经过法律上的慎重考虑,不存在一时冲动考虑欠周的问题,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既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也蔑视公证的严肃性。所以,若赠与合同已经过公证,则不得撤销。
    另外,赠与人撤销赠与,须将其撤销赠与的意思通知受赠人,如果赠与人不向受赠人为撤销赠与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撤销赠与的法律效果。
    三、穷困抗辩权是什么
    穷困抗辩权,又称赠与履行之拒绝或紧急需要抗辩权,意指“赠与合同生效后,因赠与人陷入穷困的境地,因而得依法拒绝再履行赠与义务的一种权利。
    穷困抗辩权与法定撤销权都是立法赋予赠与人的权利,只要符合各自的法定条件,赠与人即可行使这两种权利,并且这两种权利的行使都可使赠与人的赠与义务归于消灭。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赠与合同如果办理公证是否有法律效力的相关法律知识,一般情况下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后就不得任意撤销,但若赠与人因履行该赠与合同将导致生活困苦的,可以行使穷困抗辩权,不再履行合同义务。若大家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咨询,法律网律师将为您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