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过失相抵原则
释义
    摘要:过失相抵是指,当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损害结果的扩大具有过错时,依法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制度。过失相抵并非指赔偿权利人之过失与赔偿义务人之过失相互抵销。本文主要介绍过失相抵原则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该原则的适用相关的法律知识。
    【目录】
    一、过失相抵原则
    一、过失相抵原则
    二、过失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正文】
    三、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一、过失相抵原则
    过失相抵规则又称过错相抵规则,指在加害人依法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下,如果受害人对于损害事实的发生或扩大也有过错,则可以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1、该规则的前提是加害人依法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没有责任就无需相抵,责任是相抵的内容。该责任具有可相抵性,即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或不履行债务而对他方造成损害时应承担的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责任”。既可以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又可以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2、受害人对损害事实的发生或扩大有过错,该过错可能是故意,可能是过失。该过错致使受害人的行为成为损害事实发生或扩大的原因。过错的形态和大小影响到加害人责任减轻的程度。
    3、该规则的结果是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二、过失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1、受害人必须具有过错。
    只有当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损害结果的扩大具有过错时,才能够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否则,即使受害人的行为属于导致损害发生或者损害扩大的共同原因,也不能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过失相抵中的过失应当作过错理解,包括受害人故意与受害人过失。同样,《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二次)》第466条规定:“原告的助成过失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a)故意且不合理地将自己暴露于被告过失行为所造成的危险当中,而原告知道或有理由知道该危险,或;(b)除a款规定外,(原告的)行为欠缺合理的人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所应当遵守的标准。”受害人的故意是指受害人明知其行为将导致对自己造成某种损害而仍然有意为之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受害人的过失通常是指受害人没有采取合理的注意或者可以获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其身体、财产以及其他权益免受损害,以致遭受了他人的损害或者在遭受他人损害后进一步导致了损害结果的扩大。
    2、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必须是损害发生或者损害结果扩大的原因。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必须与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一损害”表明了过错与损害之间的关系, 如果加害人的侵权后果与受害人的过错后果不是同一损害,则不会发生过错相抵问题。至于判断受害人过错行为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应当适用与判断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同的规则。《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二次)》第465条第2款做了非常明确的说明,该款规定:“决定原告的过失行为与其所受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决定被告的过失行为与导致他人伤害的因果关系,适用相同的规则。”
    3、受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不当行为。
    三、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也规定: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1款第2项亦明确规定了作为高度危险作业之一的机动车致人损害适用过失相抵原则。
    然而,在无过错领域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应有一个限制。无过错原则的设立,是由于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许多无法预防的高度危险的结果,设立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强调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在无过错领域对过失相抵不加限制,则与过错责任几无区别。
    对过失相抵的限制分为二方面:
    一是对于受害人的过失,应理解为重大过失,一般性的过失不能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二是对于侵害人故意或有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但是,在侵害人故意或有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受害人亦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是否能减轻或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在此情况下,亦不能减轻或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因为加害人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损害结果已是加害人追求的必然结果,纵使受害人因疏于对自身安全的注意,致损害结果的发生,但在加害人的故意情况下,受害人即使谨慎从事,亦已无法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
    此要件强调受害人的行为是不当行为,无须要求受害人的行为具备违法性,受害人的行为存在不当时就可以适用过失相抵。但如受害人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自助等正当行为时,则不构成过失相抵。不当行为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作为形式如受害人故意或者过失地做某事而受到他人的伤害,不作为形式如某人被他人致伤后不及时就医导致伤情变重,均构成过失相抵。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