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去申请劳动仲裁 |
释义 | 一、怎么去申请劳动仲裁 在面临劳动争议时,劳动者首先需要了解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的首要步骤是提交一份书面的劳动仲裁申请书。这份申请书必须明确载明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同时还应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相关信息。 2.申请书的核心部分在于明确列出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证据来源,包括可能的证人姓名和住所。 3.对于劳动者来说,申请劳动仲裁时还需携带并提交自己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4.如果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则需要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其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5.在双方有委托代理人参与仲裁过程时,还应提交相应的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6.在提交申请时,劳动仲裁委员会可能会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供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相关材料。 7.例如,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应提供其工商注册登记的相关情况证明;如果是劳动者,则需要提供其户口所在地地址、现居住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1)要求申请人申请仲裁时必须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相应的副本。 (2)如果书写仲裁申请存在困难,申请人也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请求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劳动仲裁的受理及管辖范围 劳动仲裁的受理和管辖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这些争议可能发生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 2.当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 3.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在五日内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1)如果符合条件,会通知申请人并受理申请; (2)如果不符合条件,则会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4.对于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情况,申请人有权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三、关于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 在涉及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应当注意仲裁时效的问题。 1.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这一时效期间的限制。 3.但是,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4.仲裁时效期间可能会因某些情况而中断,例如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 在这些情况下,仲裁时效期间会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总之,劳动者在面临劳动争议时,应当了解并遵循相关的仲裁申请程序和要求。 1.通过提交书面的劳动仲裁申请书,明确列出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劳动者可以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同时,也要注意仲裁时效的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仲裁申请。 看完这篇,你对劳动仲裁还有疑问吗?如有需要,欢迎随时法律网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