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进行强制执行需要多长时间 |
释义 | 法院进行强制执行一般需要六个月的时间。非诉执行案件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有特殊情况的,还可以延长三个月。法院强制执行范围是存款,收入,股票,车辆,应收账款等。 ![]() 一、法院进行强制执行需要多长时间 法院进行强制执行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二、法院强制执行范围 法律网提醒您,法院强制执行范围是: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三、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1.是必须有生效的判决文书作为执行的依据。对于一审判决,必须是在法定期间内无人上诉才发生法律效力,而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 2.是裁判文书必须具有可执行的内容,即要求裁判文书须具有能通过积极作为完成的内容。 3.是义务人拒绝履行司法文书规定的义务,这是申请人申请人民执行的前提条件。 4.是申请人在法定期间内提出执行申请。 5.是符合人民诉讼执行管辖的规定。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