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财产保全申请书什么时候交
释义
    财产保全申请书什么时候交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作出判决之前,当事人都可以提出财产保全,并且提交申请书,最早甚至可以在提起诉讼的同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
    相关阐述
    财产保全申请书分为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和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给付之诉的案件中,为了保证将来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能够得到全部执行,在作出判决之前,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执标的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进行保护的措施。鄂州财产保全申请书范本2017年最新版对这两种财产保全申请书进行了以下阐述:
    (一)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
    ⑴首部
    ①标题;
    ②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③请求事项;
    ④必须写明要求保全财产的总金额,如无法计算准确,也可以写作“或以相应价值的财产”,这一点非常重要。
    ⑵正文
    ①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②证据。
    ⑶尾部
    ①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
    ②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③申请时间。
    ⑷附项
    附上有关证据外,还应附上担保材料。
    (二)诉前财产保全,是在特殊情况下因一方利害关系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造成对方利害关系人财产的重大损失,以至于无法挽回和难以补救的,对方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以前先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财产保全。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必须提供同等价值的财产担保
    作用
    财产保全的作用是,防止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处分有争议标的物或者处分判决生效后用以执行的财产,以防止纠纷扩大,并保障生效判决得到执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当,会给当事人财产权和人身权造成损害。例如,对当事人的银行存款全部予以冻结,超出申请人请求的范围,会使对方当事人的经营活动受到限制。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认为,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执的财产,或者被告的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财产保全的范围,不能超过申请人请求的范围,或者不能超过争议财产的价额。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范围内,才能达到财产保全的目的,使申请人的权益得到实现,也避免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财产是我们生活的标准财产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如果自己的财产越来越多我们就会想到要去进一步的保护自己的财产,所以就会出现财产保全的问题,以上就是法律咨询网小编为大家找到的相关知识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相关知识去保护自己的财产!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