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区服刑期间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哪些 |
释义 | 一、社区服刑期间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哪些 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或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级司法局批准; 6.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二、服刑期间是否有可能获得保释机会 法律网提醒,服刑期间是不可能获得保释机会的。 判刑后服刑期间是不可以保释的,保释又叫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判刑结束后,不能申请取保候审,只能申请假释。 ![]() 三、服刑人员申请假释需要什么程序 1.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3)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 (4)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 (5)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残(自伤自残除外)的材料。 对无期徒刑假释建议书应当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2.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3.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