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计算行政诉讼起诉期限
释义
    一、如何计算行政诉讼起诉期限
    计算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方法是: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起诉期限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计算,为十五日;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起诉期限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为六个月。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经行政复议的起诉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提起行政诉讼符合何种条件
    提起行政诉讼符合的条件如下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机关不服时,才可提起诉讼原告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争议,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
    
    三、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能否中断吗
    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时效中断。通常认为,行政诉讼不存在时效中断,因为行政诉讼事关公共秩序,更强调效率,但大部分情况确是当事人更容易耽误起诉期限。为此,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