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的运用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
释义 | 一、仲裁的运用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仲裁的运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不同程度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当事人本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由政府机关作出决定,不属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2.行政争议不能裁决。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 二、仲裁的优点 仲裁有如下几项优点: 1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2.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3.一裁终局。即裁决一旦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是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的。 4.不公开审理。仲裁方式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更为重要的是仲裁从庭审到裁决结果的秘密性。 5.独立、公平、公正。 ![]() 三、合同仲裁费用收费标准 法律网提醒您,合同仲裁费用收费标准:按照双方争议金额的大小按递减比例收取仲裁费,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的规定,经物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确定的收费标准计算,现行案件受理费标准为: 1.争议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按争议金额收取5‰,最低不少于500元。 2.争议金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收取500加收超过10万元部分的4‰; 3.争议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收取2100元加收超过50万元部分的3‰,但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4.争议金额一般以申诉人请求的数额为准,其请求的数额与实际数额有出入,应以实际数额为准。 争议金额一般以申请人在仲裁请求书中所写的请求数额为准,其请求数额与实际数额如有出入,以实际数额为准。案件处理费按实际开支数额收取。 引用法条: [1]《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