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的生效日期怎么界定出来
释义
    一、合同的生效日期怎么界定出来
    合同的生效日期界定如下: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在依照其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对于这类合同,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的,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合同标的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根据《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抵押合同及商品房买卖合同均属于这类合同,即未登记不影响合同的生效,只影响物权的成立或转移。
    4.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附条件或附期限。
    (1)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2)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合同产生效力的原因
    合同产生效力的原因:
    1.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
    2.合同能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等其他标准。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三、解除合同法律效力的规定
    解除合同法律效力的规定如下:
    1.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2.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3.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