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状包括哪些内容?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状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诉讼状包括下列内容: 1.当事人(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律网提醒,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诉讼请求,分项写明向法院起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3.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写明起诉或提出主张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包括证据情况和证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4.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5.起诉人签名、日期。 二、民事诉讼状的作用 民事诉讼状有如下作用: 1.当事人提交起诉状是其行使起诉权的表现,是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请求国家司法救济的途径,有利于其实体权利依法得到应有保护; 2.起诉状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予以立案、受理的凭证; 3.起诉状是人民法院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和审理的基础,通过起诉状可以使法院了解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为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打下基础; 4.起诉状也是被告应诉答辩的依据。 ![]() 三、民事诉讼的原则 民事诉讼有如下原则: 1.当事人平等原则 即当事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义务、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程序参与原则 当事人必须拥有影响诉讼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充分的参与机会。 3.辩论原则 即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的理由。 4.依法自由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或处置自己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5.程序公开原则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审理过程和判决宣告一律公开。 6.法官中立原则 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任何关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