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二审期限多长时间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二审期限多长时间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 二、民事诉讼书中应该包括哪些条款?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注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地(包括户籍所在地与住所地)、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注明其名称、住所地(包括登记住所和当前经营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欲证明的事实,证人的姓名和住址。起诉状应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数提交副本。起诉人为自然人的,应由其本人签名;起诉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必须加盖公章。 三、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直接影响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间接受本案影响的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比如,婚姻纠纷,夫或妻都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他们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诉讼。 (二)有明确的被告。 即原告必须指出被诉对象是谁,是某公民、某单位,还是某公司、企业。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无法证实,人民法院也无从开始审判活动。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诉讼请求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作为诉讼请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比如请求确认双方的收养关系,请求确认某公民失踪或者死亡; 二是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给付义务,比如请求对方赔偿损失,请求对方偿还贷款本息; 三是请求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请求离婚,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指提起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财产关系或者人身关系的诉讼。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上有其权限和分工,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审判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向对纠纷有管辖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对诉讼时效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也有一些权利受到他人的侵害的时候,提起诉讼,是不能够适用诉讼时效的,但目前我们国家的物权方面的请求权是适用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规定的,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二审期限多长时间的相关知识,根据相关知识的了解,民事诉讼二审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的,这点大家要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