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时效中断怎么办 |
释义 | 仲裁时效中断,则时效从中断之日起停止计算,待时效中断事由消除后,重新开始计算仲裁时效,这保证了当事人因不可抗力错过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间的救济。 仲裁时效的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事由消除后,重新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 一、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里的“中断时起”应理解为中断事由消除时起。如权利人申请调解的,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如达成调解协议,自义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等。 二、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象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此,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情形: ①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 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劳动者向部门或者工会反映用人单位违法要求,请求保护休息权利;也可以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③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如劳动者向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答应支付。 这里需要注意,认定时效是否中断,需要由请求确认仲裁时效中断的一方当事人提供有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证据。因此,需要当事人有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和收集证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