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止执行多久以后恢复执行 |
释义 | 一、中止执行多久以后恢复执行 对于中止执行后多久恢复执行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限制。 1.中止执行的期限主要取决于中止执行的情形何时消失以及被执行人何时具备执行能力。 2.一旦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且被执行人具备了执行能力,法院即可恢复执行。 因此,中止执行多久以后恢复执行,完全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被执行人的实际状况。 二、中止执行恢复有哪些条件 法律网提醒,中止执行恢复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二是被执行人具备了执行能力。 1.当申请人不再要求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被解决、当事人死亡后的继承问题得到处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承受人确定,或者法院认为应当恢复执行的其他情形出现时,中止执行的情形即视为消失。 2.被执行人必须具备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能力,才能恢复执行。 ![]() 三、恢复执行的相关法律规定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形下应当裁定中止执行,并在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这些特定情形包括: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3)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 (4)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2.该法还规定了被执行人若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义务,并存在特定情形时,人民法院应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这些法律规定为中止执行和恢复执行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程序。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