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印度法系
释义

印度法系Hindu Law Sqstem

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大约从公元一世纪起以古代印度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与伊斯兰法系、中华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并称世界五大法系。古代印度法最终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但其传播于次大陆以外地区却是公元后几个世纪的事。随着新航道的开辟,以及佛教和印度教的传播,大批接受印度文化的“印度化”王国在东南亚一带建立起来,古代印度法也随之传入这些国家,很快就出现了大批依照《摩奴法典》、《那罗陀法典》等古代印度法典的“印度化”法典,其杰出代表是公元三世纪缅甸的《伐的流法典》。印度法系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所有居民都被划分为几个互相排斥的等级,各等级间严格实行族内婚、职业世袭,不同等级不得同桌而食,同井而饮,同席而坐;第二,非属地法而是属人法,非印度教徒或佛教徒不适用;第三,立法与执法者多为印度教或佛教僧侣;第四,强调居民的义务(包括对神的义务和对社会的义务),很少提到权利;第五,其强制力主要的不是来自国家机器,而是信念。中世纪后期,伊斯兰教在南亚和东南亚占居了统治地位,印度法系开始走下坡路;随着近代西方殖民政权的建立,在西方两大法系的冲击下,印度法系灭亡了。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