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法
释义

行政诉讼法

调整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解决行政争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世界各国处理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各不相同。审理程序的规定和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及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英美法系国家一般没有独立的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适用普通法程序。但为了适应处理行政争议的特殊需要,1958年英国制定了《行政法院和调查法》,美国也在1946年的《行政程序法》中作了有关规定。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有独立的行政诉讼法,如德国、日本等。但法国没有制定法,而适用判例法。我国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从1982年4月至1989年4月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共11章75条。它规定了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审判组织、审级、审理方式,以及审理行政案件的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侵权赔偿责任和涉外行政诉讼等。《行政诉讼法》的制定、通过和颁布实施,开创了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新篇章。除《行政诉讼法》外,对行政诉讼程序作出规定的还有许多单行的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台湾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共34条,未分章节,1975年12月12日总统令修正公布全文,同日施行。此法最早于1932年11月17 日由国民政府公布,1933年6月23 日 施行,共27条,后经1935年、1936年、1942年、1959年四次修订。国民党政府的这部行政诉讼法与北洋政府的行政诉讼法是一脉相承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诉讼法是1914年北洋政府参政院制定的5章、共35条的行政诉讼法。1932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行政诉讼法,是在北洋政府行政诉讼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台湾现行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诉讼的要件、主管机关、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范围、行政诉讼当事人、起诉期间、审理程序、再审之诉的提起、判决的执行和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等内容。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