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礼治
释义

礼治

中国古代社会主张以“礼”治国的统治方式,后演变为儒家倡导的治国之道。礼出现于殷商时代,原是奴隶主贵族依照氏族的血缘关系确定,亲亲、尊尊为基本内容的等级制度。西周时发展成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这就是所说的礼治。它始终贯彻“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的基本原则,通过爵禄、朝觐、祭祀、家庭伦理、婚丧嫁娶和权力特征表现出来。《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治成为“定国家、经社稷、序人伦”的重要统治工具。礼与刑是统治者手中恩威并施的两个权柄,随着儒法合流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以礼入刑,以礼为治,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法制的基本特征。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8: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