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只要赡养父母就能继承遗产吗 |
释义 | 一、只要赡养父母就能继承遗产吗 1.子女对于父母的遗产确实拥有法定继承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赡养父母就一定能继承遗产。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与能否继承遗产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2.尽管法律规定,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但那些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履行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能会面临不分或少分的后果。不赡养父母是有可能分不到遗产的。 3.即便当事人自愿放弃继承遗产,其赡养义务并未因此终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二、不赡养可能分少遗产 1.在继承父母的遗产时,赡养义务的履行情况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那些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能会面临不分或少分的后果。 2.法律鼓励并保护那些真正关心和照顾父母的人,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遗产份额来体现这种支持和鼓励。同时,这也是对那些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人的一种惩罚和警示。 因此,在继承遗产的问题上,赡养义务的履行情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 三、私生子同样可继承遗产 1.私生子,即非婚生子女,同样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对他们进行危害和歧视。 2.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其中的子女就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私生子作为非婚生子女,同样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3.《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所有人平等对待的原则,无论婚生还是非婚生,子女都应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在继承问题上,你还有其他疑问吗?无论你是寻找答案还是分享经验,法律网都是你的法律小助手。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法律知识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十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