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中的公示程序 |
释义 |
1、 民事诉讼中的公示程序 公示程序是指持票人的票据被盗、遗失、灭失时,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过公告的方式,督促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的民事诉讼程序。逾期未申报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除权判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非诉讼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票据权利的撤销,即票据效力的撤销,即票据权利的丧失;第二是确认权利,即确定申请人享有票据权利。适用范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8条的规定,依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告的其他事项,适用本章规定。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说明汇票的票面价值、出票人、持票人、背书人和其他主要内容,以及申请的理由和事实,其适用范围是: 1。根据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持票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的 2。其他依法可以申请公告的事项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如果付款人在收到法院的付款通知后仍在付款,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其支付行为不能免除债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1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应当在收到利害关系人声明后的公告期间 向人民法院报告,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公示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