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诉讼的程序是什么
释义

诉讼离婚分为起诉、审判和判决三个阶段
    

(一)起诉
    

离婚案件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依法解除与另一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方为原告,被起诉方为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有自己的特点: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主张、事实和理由。由被上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于一般管辖区。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惯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p>

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才能被人民法院受理
    

(二)审判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从诉讼开始到接到诉讼后作出判决所做的全部调查工作的总和。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分为三个阶段:审前准备、调解和庭审。审前准备
    

人民法院接到离婚诉讼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在收到答辩状副本后15天内提交答辩状;法官审查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者答辩条件的当事人,并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诉讼保全或预付款
    

2。调解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应当首先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消除分歧,相互理解,达成离婚或和解协议。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协议记录存档,一般不出具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签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审理
    

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应当开庭审理。应在开庭三天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庭审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法官检查当事人,宣布案由,法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及其陈述;告知当事人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出庭证人的证词;询问评估人员,宣读评估结论;制作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审讯记录。然后,法庭辩论开始了。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进行辩论
    

(三)判决
    

根据庭审情况,应再次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立即宣告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应当公开。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判决宣判后立即作出判决书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满意,他们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二审诉讼
    

至于协议离婚的程序,它必须比诉讼离婚简单得多。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在离婚时会优先考虑协议方式,通常只有在无法通过协议离婚的情况下才可以通过诉讼离婚
    

法官在避免为子女提起离婚诉讼时应注意什么
    

离婚诉讼中应收集哪些证据
    诉讼范本对于该妇女提出的离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