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可以终止吗 |
释义 |
怀孕期间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女性员工怀孕,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补偿:,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经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规定医疗期内的疾病或非工伤 (4)女员工怀孕、分娩和哺乳期 (5)从法定退休年龄起,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5年以上,不足5年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取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债权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法定时效期满后,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虽然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其义务,但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只是一种障碍,权利本身和请求权并未消灭。当事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后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接受后,如果另一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并认为没有中止、中断或延期的理由,判决应驳回其请求。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视为自动放弃诉讼时效权利。法院不得根据其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并应接受和支持其诉讼请求。一般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通常适用的诉讼时效。这种限制不是针对特定情况而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88条规定的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公民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特别诉讼时效 特别诉讼时效优于普通诉讼时效,即有特别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特别诉讼时效。《中国民法通则》第141条规定:“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以法律规定为准。” 上述知识是小编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女职工怀孕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非法终止的,应当给予赔偿。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您访问互联网上的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