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加班有何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延长的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危及生命的,(二)生产设备、运输线路和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需要及时修理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时间的情形,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工资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第三十九条企业不能执行劳动定额的,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第三十九条因其生产特点,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p>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节假日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300%的加班费,休息日内不得以补休代替,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或者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200%的工资。如果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员工的调休或调休时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依照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要求劳动者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费的,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二)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补休的,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加班工资按加班小时数乘以各单位的工资标准(即加班天数乘以日工资标准,或者加班小时数乘以小时工资标准)计算,再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乘以相应的倍数 然而,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我们只能知道加班相对于正常工资的“倍数”,即用人单位应支付150%,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各单位没有工资标准(即日工资标准或小时工资标准),分别为工资的200%和300%。这也是一些用人单位乱扣、少发加班费的根源。这是《深圳市职工工资支付条例》关于加班工资支付标准的一点明确规定,加班工资应按职工本人的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计算。因此,我国也应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避免用人单位利用法律不完善的机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1.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 8(小时)× 一点五× 加班时间 2.休息日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 8(小时)× 2× 加班时间 3.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 8(小时)× 3× 加班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不支付加班工资或者不支付加班工资的,是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因此,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全面了解劳动法知识,懂得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有其他问题,请到律师事务所咨询 律师推荐:涪陵律师、松江律师、江津律师、北京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