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所有权争议解决的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2)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不得在有争议的土地上修建建筑物或者变更附属物。 (3)过去有协议、有协议、有农村规章制度,这些协议、有协议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党的政策,应该坚持,不合理的部分可以适当调整。(4) 我们应该根据当前党的政策,具体分析过去因自由占有或调解引起的纠纷。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要区别对待党的方针政策的各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避免使用简单的、武断的、笼统的解决办法。(5) 按照党的现行政策和法律规定的精神,保护原公社和个人的权益。(6) 在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第五款的规定不能维持现状的,土地管理机关有权指定临时用地人使用该土地,保护争议土地。争议双方必须遵守法律,不得破坏土地及其附属设施,不得煽动群众闹事,不得以其他非法手段强占该地段。(7) 处理土地纠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从实际出发,参照历史变化和实际使用,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合理、合理、合法地解决。(8) 处理土地纠纷,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维护单位和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9) 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的,要与有关部门协商,妥善处理部门关系,进一步管理和利用土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