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笼亦称立枷、木笼,明清刑具之一。以非刑系令犯人套重枷而直立为特征,故名。站笼与南北朝“立测”方法相似。明朝刘谨创立枷之制,清朝因之。站笼以木制成,笼顶开有圆孔,犯人直立木笼内,笼顶是套在犯人颈上的枷板,并套住犯囚之颈,使其昼夜直立,以致废乏过度而死亡,或于套枷之际,在脚下设置垫物,待人套完后抽去垫物,使人悬空致死。清朝康熙称立枷为木笼。《清朝文献通考》:“康熙三年,御史姚延启上奏:江南浙江等省有狱卒苛索不遂,创为木笼”。犯人囚于其中,“多至监毙。”木笼所囚之犯多为死囚及重罪之囚。由于使用木笼等法外刑具致死者惨重,以至清统治者不得不多次下令“禁木笼之制”,“严刑具不一之禁”。但此制直至清末才被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