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理解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起诉期限是多久?
释义
    热门城市:莱州市律师 沈阳律师 石家庄律师 垦利县律师 绿园区律师 景县律师 伊金霍洛旗律师 克什克腾旗律师
    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受损者可对行政不作为部门提起诉讼。那行政不作为起诉期限是多久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那款条例,相关条例重叠该怎么办。以下由法律咨询网团队为您解答。
    

    一、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就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认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未履行具体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在程序上没有明确意思表示的行政行为。所谓行政中的“不作为”行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应该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 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却拒绝作为的行政违法行为,亦称“不作为违法”或“消极违法”行为。
    由于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拒绝履行”其法定职责,或者是“不予答复”的行为,是没有内容的一种行为,行政主体不可能告知行政相对人诉权,行政相对人更不可能知道其内容,因此上述关于作为的起诉期限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不作为案件。如何确定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起诉期限,应当考虑行政不作为行为的类型,不同的不作为类型起诉期限亦应有所区分。
    二、两种应当考虑的情形下的行政不作为起诉期限
    第一种是对于依职权作为而不作为的案件。所谓依职权的不作为行为是指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应当主动履行其职责,但行政机关并未履行的行为。也就是行政主体应当主动发现侵权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行政主体自身的原因或者其他因素而未实施任何行政措施,致使行政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行政相关人在任意时间内、随时提起诉讼。
    第二种是对于根据申请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案件。所谓应申请的不作为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或者即时作出某种行政行为,而行政主体并未为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行为。对于此类情形,首先要遵循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至于起算时点,对于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职责的,期限届满后行政主体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则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诉讼。对于即时就应履行职责或者答复而未履行职责或者不予答复的,因行政相对人已经知道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行为,此时即为起诉期限的起算点。行政相对人在此后的三个月内提起诉讼。
    行政不作为起诉期限应视以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权益受损者应在规定的行政不作为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作为普通群众,应用行动参与到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当中,形成健康的行政职能氛围,督促行政职能部门发挥该有的为民办事功能。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南阳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7: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