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间接证据如何运用 |
释义 | 【为您推荐】蓬溪县律师 顺平县律师 花都区律师 玉山县律师 罗庄区律师 诸城市律师 平湖市律师 隆昌县律师 在实践中,证据对于证明民事案件的真实情况,以供法官参考,并最终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证据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本证和反证、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并且证据也有不同的种类,如书证、物证等。那么,实践中,民事间接证据是如何运用的呢?下面,就跟随法律咨询网的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间接证据的含义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一起案件中的证据有很多,所谓间接证据,就是指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需要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对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查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其外形属性等特征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看有无假冒和伪造的情况。二查证人的品质,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及其他客观条件,看是否出于不良动机或受其他影响,使提供的证言失实。 二、间接证据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据证明理论和司法实践经验,在完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每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首先,必须审查间接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对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经过庭上质证,查证核实。 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如果间接证据证明的是一堆相互不能结合的事实,这样的间接证据即使再多仍然不能定案。 3、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依靠个别的证据定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才能定案。 4、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只有这样,作出的定罪结论才有可靠的依据,才能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在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切忌随意舍弃矛盾证据,勉强或者草草定案。 5、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能得出被告人有罪的惟一结论。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特点,且认定案件事实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其判决的严厉性高于民事判决,这就对证据的证明力要求较高。 在没有直接证据情况下,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间接证据就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对被告人再作出有罪判决。 三、民事间接证据的运用 1、排除犯罪嫌疑功能; 2、发现和获取直接证据的线索功能; 3、鉴别、印证、强化直接证据的功能; 4.独立的证明功能。 综上所述,小编在上文中介绍了间接证据的相关内容,并简要介绍了一下在实践中民事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事实上,在一个民事案件中,如果只有间接证据,而没有直接证据,是无法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共同证明案件事实,最终得到有利于自己的裁判。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河源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