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0年法院裁定书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法院裁定书是什么意思 1.对于民事而言,裁定书就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在判决执行过程中为解决程序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决定,由此看来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在我国,如果要依法准许上诉或抗诉的裁定,应该制作相关的裁定书,而裁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裁定的事项、理由及其他应予裁明的事宜。 裁定与判决的区别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虽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决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 民事裁定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而民事判决解决的则是诉讼中的实体问题。 2、 民事裁定所依据的是程序法,民事判决所依据的是实体法。 3、 裁定可以在诉讼的过程中作出,而判决一般只能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法官是针对具体的待判案件而从事法解释工作。”现实案件是千差万别的,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性,我们所处的又是一个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法律的滞后性呼唤我们的法官在具体案件的裁判中创造性的适用法律。我所说的“创造性”,是指法律没有规定,或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时,法官运用自己的法理知识和逻辑判断,结合生活经验,将法律妥适的应用于具体案件,因为“法官不得以法无规定为由而拒绝裁判”。法律的解释是司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功课,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是在理解法律的宗旨和目的之后,在个案中调整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这对法官是一大考验,在判决之前需要苦思冥想,斟酌法理,最终落实到判决书中的娓娓道来。对当事人及社会公众而言,他们不太可能了解这一纸判决之后法官的辛劳,但一份事实认定清楚、逻辑推理严谨、说理充分有据的判决书,是当事人服判息讼的前提条件。我国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的既有判决对后发生的案件审判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上级法院的相关判例,或多或少有一些指导性意义。在这些“先例”中,产生约束力的不是判决本身,而是判决理由中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适用。这样做的基础部分源自“相同事件作相同处理”的思想,也是司法稳定性的要求。因此,一份判决书就不止面向当事人,还要接受法官等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专业人士的评判。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田老师掷地有声的告诫:“作为一名法官,必须成为一名严谨务实的学者,必须对自己的文字和判决负责。” “作为向社会公开的判决书,它具有对社会大众进行感化、教育和引导、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是判决让法律有了鲜活的生命,是判决书的说理性让民众得到了具体实在的法律启蒙和教育,让法律充满了人性和力量。”法律条文由于其专业性而难以被公众理解,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和裁判,普通民众能很好的了解法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司法能动的目标,强化法院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法院不仅是一个事后解决纠纷的机关,还成为事前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普及者。 我们知道打官司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最高法院判决。也就是说法院的判决是最后的结果,并且每个人都必须遵从法院的判决。当然了如果对法院额判决有意见欸当,那么可以进行起诉处理,但是起诉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期限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