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期间需不需要上班?
释义
    【为您推荐】白云区律师 江城区律师 泗县律师 新津县律师 永昌县律师 鲅鱼圈区律师 北流市律师
    与单位发生法律争议,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通常比较尴尬,那么在仲裁或者诉讼的期间是否还要为单位工作上班呢,不去上班是否认定为旷工,会不会对于接下来的诉讼有不良的影响呢。接下来小编就为您带来劳动争议仲裁期间需不需要上班相法律规定,从而给您建议。
    一、劳动争议仲裁中是否该上班?
    和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仲裁与单位要求职工去上班是两件不同的事,单位如果要求职工上班,若无正当理由,职工应当到单位上班,而不能以双方之间正在发生劳动争议就拒绝到单位上班,如职工无正当理由拒绝上班,单位认定职工旷工是有法律依据的。若职工旷工已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单位将职工辞退也可能会有法律依据的,因此建议在单位未对职工做出辞退处罚决定前,还是应当按照单位要求到单位上班。但如果你在仲裁请求中要求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关系,那就没有回去上班的必要了。一般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后申请人是不会去单位上班的,一般会重新找工作,如果是因为单位开除的话,肯定即使想去上班单位都不会让去的。
    二、如果不上班是否发方工资
    《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国务院出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由此可知,将婚假扣作年休假的做法是违法的。
    而《劳动法》第77条、第51条以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最低工资规定》第3条和原劳动部出台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你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出庭期间从事的活动应视为社会活动,单位不应扣发你的工资。
    三、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一调一裁两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劳动争议仲裁期间需不需要上班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其中包括我国劳动法中作出的规定以及根据情况和法律规定给您提出的建议。同时再此期间单位还应当依法发放工资,弥补劳动者的损失。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