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权利有哪几种 |
释义 | 一、民事权利有哪几种 民事权利是公民自出生起就享有的法律赋予的权益,这些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当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侵犯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权利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财产权与人身权: 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1)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2)人身权则是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1)支配权是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 (2)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买卖合同的出卖人请求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权利。 (3)抗辩权是对抗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 (4)形成权是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等。 二、民事权利的主要分类 民事权利的分类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绝对权与相对权: 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1)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 (2)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 2.主权利与从权利: 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不依赖另一权利可独立存在的权利,而从权利则是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3.原权与救济权: 根据相互间是否具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与救济权。 (1)原权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2)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4.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1)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如人身权等。 (2)非专属权则是指具有移转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如债权等。 ![]() 三、常见民事权利及维权 在民事权利中,最常见的就是人身权和财产权了。 1.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等,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被侵权人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财产权则包括物权、债权等,当财产权受到侵犯时,被侵权人也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被侵权人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侵权人协商解决纠纷; 2.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维权过程中,被侵权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遵循法律规定,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民事权利,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尽快为你提供专业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