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领养小孩协议怎么写
释义
    一、领养小孩协议怎么写
    收养人:_________
    被收养人:_________
    送养人:_________
    收养人_________与被收养人_________间为收养子女事宜订立契约如下:
    第一条_________,兹愿收养_________为养子女。
    第二条收养人_________是_________单位的_________(职务),现年_________岁(已婚的,收养人为夫妻双方),住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__街_________号。
    收养人健康状况:_________。
    收养人财产状况:_________。
    第三条被收养人_________男(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出生,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人,愿被_________收养。
    第四条被收养人的法定代理人_________同意_________被收养。
    第五条送养人_________(姓名/名称),住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__街_________号。因_________原因将_________送养。
    第六条被收养人自本收养契约书生效之日起,改从收养人姓_________仍名_________。
    第七条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间,有互负抚养的义务,有互享继承的权利。
    第八条收养人对被收养人,有管教培育的责任。
    第九条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签订后_________日内,到_________民政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本收养协议自_________公证机关公证之日起生效。
    收养人(签字):_________被收养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二、领养福利院的孩子需要什么条件
    办理收养登记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0周岁;
    5、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当事人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才可以办理收养。国内公民收养子女,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和所需提供的材料按照《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执行。根据收养的对象的不同,如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弃婴、儿童和孤儿,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等,提交的证明材料也有所区别。
    三、送养协议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收养人与送养人签订收养协议,为了预防和减少今后可能产生的纠纷,维护收养人、送养人特别是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收养协议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签订收养协议,须双方自愿。同时还得满足下列要求:
    1、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2、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3、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
    4、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但如果收养人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除外。
    (二)登记与公证。这不是收养的必须程序。但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民法典》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三)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领养小孩协议怎么写的相关内容。领养小孩的协议内容应当包括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基本情况、收养人的住所、收入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如果满足收养条件即可办理收养登记。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