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一、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般一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分为四种: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以及主观要件。这整体分为的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同时对于罪的处罚也极其重要。 ![]() 二、聚众哄抢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因此,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是指三人或者三人以上联合起来,“蜂拥”抢夺公私财物。 第一,必须是“聚众”哄抢。即从人数上来看,必须是三人或者三人以上,有时可能达上百人,二人或者二人以下构不成“聚众”; 第二,必须是行为人联合行动; 第三,哄抢的对象既包括公共财产,也包括私人所有的财产; 第四,必须是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数额不大、情节轻微的,虽然有聚众哄抢行为,仍不构成此罪。 三、聚众哄抢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构成本罪。并非是所有参加聚众哄抢的行为人,而是只有其中的首要分子或者积极参加的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哄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员。“积极参加的”人一般是指在聚众哄抢中,积极出主意,起骨干带头作用,哄抢财物较多的。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具有聚众哄抢的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包括自己占有或者第三者占有。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不能定本罪,实践中,有的人因与他人发生债务或财产纠纷,采用纠集多人强行夺取对方财物的方法,用以抵债,可以本罪论处。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相关内容。在认定聚众哄抢罪时,应要注意判断其是否符合聚众哄抢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只有全部符合的情况下,才能够构成聚众哄抢罪。如果您对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以及相关的问题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我们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