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期内不许结婚的约定合法吗
释义
    合同期内不许结婚的约定合法吗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
    《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合同期内不能结婚这样的规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结婚是每年适龄男女的权利,所以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求职遭受歧视怎么办
    根据《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审视:
    (1)某类劳动者不能获得与其他劳动者均等的机会,表现为使该劳动者丧失了与其他劳动者平等的机会。
    (2)机会的不均等是用人单位基于特定的原因而人为造成的。
    (3)主观故意。即就业歧视是用人单位基于对特定类别的劳动者的偏见而有意实施的。
    (4)因果关系。即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与劳动者某种机会的丧失或减少存在因果关系。
    劳动者除了可以选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十种责任形式外,还可以从实际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维权措施。如,要求复职、晋升、承担诉讼费以及损害赔偿。另外,如果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给劳动者造成了精神损害的,那么劳动者还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救济途径则因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有不同的方式。
    (1)根据劳动者所采取救济方式的程序不同分:行政救济,劳动争议救济,司法救济。
    (2)根据救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不同分:宪法救济,劳动法救济,妇女权益保护法救济,残疾人权益保护法救济等等。
    女性生育权的内容有哪些
    1.生育决定权
    生育决定权是生育权的核心,最能体现生育自由这一生育权的实质。生育主体有权请求对方帮助或同意自己进行生育,这是生育主体决定生育与否的内心意思表现于外的活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育方式选择权
    生育方式选择权指女性有权选择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生育。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通常的两性结合的生育方式外,公民还可以选择人工受孕,试管婴儿和代孕等其他方式。
    (2)生育数量决定权
    当生育与性爱相分离,成为一项技术上的问题时,女性便可以决定自己想要生孩子的数量,但这个权利的行使要符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保障人口质量、优生优育的前提下进行,使个人生育权同他人社会利益之间实现价值平衡,保障生育权和其他权利同时实现。
    (3)生育质量选择权
    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女性可以借助医疗和医学技术,在怀孕前规避遗传病的发生,孕育健康胎儿,防止遗传性疾病的传播,在怀孕时,对于那些有健康缺陷如遗传性疾病、脑瘫、残疾的胎儿,父母可以拒绝接受。
    2.生育知情权
    生育知情权是指女性作为生育权主体对与自身生育相关的信息所具有的了解知晓的权利,比如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生育知情权是实现其他生育权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到其他生育权的行使和效果。不知情就不能或不能正确地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选用何种生育方式和生育调节方式等。生育知情权的义务主体一般为生育关系伙伴、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生育关系伙伴一般应将自身身体状况告知对方,医疗卫生机构应将相关医学检查结果医院相关处置措施及其风险,政府相关部门应将生育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告知生育主体。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合同期内不许结婚的约定合法吗”问题进行的解答,合同期内不能结婚这样的规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结婚是每年适龄男女的权利,所以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