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财产一定要让子女继承吗? |
释义 | 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啃老族,很多年轻力壮的青年一毕业就待在家里不愿意去工作,想着父母赚的钱多,能够自己活一辈子。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父母财产一定要让子女继承吗? 1、子女有继承权,但父母不一定要让子女继承财产 法律明确规定子女享有继承权,但这种权利具有不确定性,在父母去世之前没有任何的法律保护子女一定会得到财产,只有在父母去世之后,继承程序开始后一切才可以成埃落定。换句话说,如果在父母去世之后子女没有得到财产,那么即使子女得到遗产的期待受到侵害,也不可以起诉去世的父母,要求现遗产所有人返还财产。让子女继承遗产并不是父母应承担的义务,子女所享有的权利仅仅是他们能依法取得遗产的依据。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立遗嘱的时候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意愿,因为立遗嘱不需要对方的同意,以被继承人单方的意思可以成立,如果让别人知道反而可能会增加自己的危险。 ![]() 2、父母可以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 我们常说的子女继承父母遗产,其实只是在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律的规定,由排在第一顺位的子女继承,但如果父母订立了遗嘱,则优先依照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来安排遗产的分配。父母可以选择这两种法定方式记录自己最后的期望,但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不同时,协议优先于遗嘱得到使用;生前行为与遗嘱或者协议都不相符时,以生前行为的意思来安排财产继承,所以父母有权自主的决定自己的遗产该由谁继承,子女若使用不法手段改变父母的意志或侵害其健康,则面临着丧失继承权的风险。 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劳动创造财富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的依靠父母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认为法律必然保护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