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该如何计算上诉期限 |
释义 | 一、应该如何计算上诉期限 在民事诉讼中,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五日,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限为十日。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明确规定。 1.期间的计算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但期间开始的时和日并不计算在内。 2.如果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那么节假日后的第一日即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3.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常常因为对顺延期的理解有误而错过上诉期或申请强制执行期,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上诉期限的计算方法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 二、上诉人和条件概述 上诉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必须有适格的上诉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需经被告人同意)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都可以提出上诉。 2.上诉必须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这个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如果上诉人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如果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会审查后决定是否允许撤诉。 ![]() 三、注意事项与实务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那么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并一并处理。 2.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如果只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上诉,那么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3.如果应当送监执行的第一审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那么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结前,可以暂缓送监执行。 4.针对这些现象,人民法院有必要在送达法律文书时向当事人释明上诉期限和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计算方法。 并在遇到节假日时告知当事人可以在节假日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内行使上诉权或申请执行权,以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彰显司法为民的理念。 对上诉期限和上诉条件还有疑问吗?快来法律网,这里有专业的法律助手为你解答疑惑。法律问题,法律网,让法律更简单!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