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怎么鉴定项目 |
释义 | 一、精神病怎么鉴定项目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 ![]() 二、精神病鉴定要多少钱 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同,收费也有区别,一般是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而且在鉴定之前有些鉴定机构会要求作一些检查,这些检查费用比普通的高不了多少。司法鉴定更是比常规鉴定贵一些。 三、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内容有哪些 1、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2、鉴定委员会根据情况可以接受被鉴定人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的要求。 3、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包括: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3)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4、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任务如下: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5、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6、确定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力。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精神病怎么鉴定项目的法律知识。小编在本文中还为大家详细地回答了其他关于精神病怎么鉴定项目的相关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如果遇到了问题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