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使用权制度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释义
    1.实行土地有偿用地制度
    国家实行土地有偿用地制度,使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土地收益的额度上也在大幅度增加。1987-1993年之间,全国土地出让资金总计约1300亿元,而2007年一年就达到了1.2万亿元。
    土地收获的经济效益是属于政府财政预算外的收入,2007年全国预算内财政总收入约5.1万亿元,土地收益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20%以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比例更高。譬如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高于财政收入的50%以上。
    近10年来,我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在经济建设中,土地收益是其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以杭州市为例,在90年代初期,每年的城市建设资金还不到2亿元,而近几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所提取的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高达400亿元。通过土地出让,实现土地收益,而土地收益中的一小部分被中央财政抽取,大部分都留给了地方财政,这对缓解地方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
    2.对城市土地的使用进行制度改革
    对城市土地的使用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地区的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对土地融资能力的改革,大自然及人为赋予土地的职能与制度,使土地的融资能力较强,其改革模式可以转变为融资模式的转变。我国主要的土地融资模式主要有三种。
    (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土地储备中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贷款的方式融通资金,是目前最主要筹模式,在土地储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土地储备收益。
    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对收购的土地进行再开发,将土地分为前后两次进行转让,期间的土地的转让扣除掉土地收购、开发等指出后为土地转让增加收入,又可将用来征购新的土地。
    (3)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指政府为支持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顺利的运行,采取的一项政府行为。
    土地使用的制度改革,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我国绝大多数的地区没有达到股市融资的条件,可以通过土地融资,来保障地区发展,这也表明了土地制度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表明立场
    中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中央政府行驶国有土地所有权代表职能。这就使得政府在经济的调控时,除了运用财、税等金融手段,还打可以将目光转移到土地管理的角度来配合经济调控。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控制,也可以从土地利用的计划及其供应计划来入手。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