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区分
释义
    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擅自离开事发现场的很可能构成肇事逃逸,但也有驾驶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无意驶离的情况发生,此时就需要认定到底是故意逃逸还是无意驶离。那么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区分呢?下面跟着法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区分
    鉴别故意逃逸和无意驶离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判断。
    1、从轮胎痕迹进行分析
    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采取紧急制动、打方向绕躲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故意逃逸行为是交通肇事后才发生的,所以如果现场存在制动时的轮胎痕迹或行驶轨迹明显变化,则说明肇事车辆驾驶人知道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应认定为故意逃逸。如果道路交通事故后无意驶离,现场应该既无制动拖印,轮胎的轨迹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肇事的时间、空间条件上分析
    故意逃逸的条件是路上人车稀少,所以一般发生在夜间、午后、清晨、偏僻道路上。在白天的繁华街道上或交通要道,人车密集,
    一般情况下,驾驶人不敢逃逸。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现场,可能是无意驶离。
    
    3、从肇事后的行为进行分析
    故意逃逸者交通肇事后可能采取下列行为:
    (1)故意改变原行车方案——装卸地点、运行路线、行车方向、时间等;
    (2)有意识地借口或寻机进行非正常的车辆维护和修理,旨在毁灭证据;
    (3)制造假象、伪证,行为不正常,企图蒙混过关;
    (4)与知情者和利害关系人订立攻守同盟,抗拒侦查;
    (5)事后装病不上班或故意跑长途不归,进行躲避;
    (6)其他不正常行为。
    一般情况下,无意驶离者不会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肇事后不躲不藏,行为正常。
    4、从接触部位进行判断
    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接触部位在车前部位或前轮,肇事车辆驾驶人故意逃逸的可能性大。如果接触部位在车的侧后方或挂车,肇事车辆驾驶人发现困难,则存在无意驶离的可能。
    5、从事故形态上分析
    如果是碰撞事故、碾压事故,发生事故时声响很大,车辆颠簸现象严重,则多为故意逃逸。如果是轻微刮擦,接触能量和声响很小,则存在无意驶离的可能。
    6、对证人证言进行分析
    对目击者注意询问当时所处的位置,是否向肇事车发出什么信号(如呼喊、拦截等),当时肇事车是否制动,有无停车,行驶有无异常(如左右摇摆、曲线行驶等)。
    对知情人除询问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是否停车、有无摇晃、是否听到声响外,还要询问道路交通事故后的行驶路线、行车速度、驾驶人的言行、有没有洗车、修车、换件等。注意分析前后有无矛盾,有无不合逻辑的地方,与肇事车辆驾驶人的供述有无矛盾等。
    7、对肇事车辆驾驶人陈述进行分析
    无意驶离者陈述行车过程时,一般心怀坦荡,前后顺畅,而故意逃逸者则会否认行经现场,陈述前后矛盾、不合情理。
    二、如何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事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1、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苫布、苇席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
    2、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做好标记。
    3、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对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印痕、撕脱口,要进行保护。
    4、严防再次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后,要持续开户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象,除及时报警方及消防人员外,还要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注意:燃油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要用沙子覆盖的方式来灭火,否则极易造成火势扩散。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区分的相关内容。综上,无意驶离者陈述行车过程时,一般心怀坦荡,前后顺畅,而故意逃逸者则会否认行经现场,陈述前后矛盾、不合情理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网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