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的赔偿问题 |
释义 | 一、我国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的赔偿问题 我国处理医疗事故的赔偿问题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诉讼方式处理。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处理医疗事故的赔偿问题有哪些原则 1.与具体案件的医疗事故等级相适应的原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关于医疗事故等级的规定,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以及同一级别中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其赔偿的具体数额是不一样的。 2.与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中的责任程度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首先要确定医疗行为本身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行为对损害结果所占的责任程度大小。 3.客观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与损害后果的关系的原则:需要考虑到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与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关系等因素。 4.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只有在被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非医疗事故责任导致的损害后果,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 5.注重医疗过错的原则:只有在医疗单位行使医疗行为的过程中有过错存在时,才承担赔偿责任。没有过错,则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6.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问题时,需要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既要保证患者得到合理的赔偿,也要避免医疗机构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 7.适时调整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相关的法律规定也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 三、处理医疗事故的赔偿问题怎么写赔偿协议 医疗事故赔偿协商解决的应该制定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