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抗诉案件的审理
释义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在我国,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从该法条规定可以看出,指令再审只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形,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对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情形的,无指令再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四)项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四) 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根据该法条和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的法定审判职责范围为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基层法院无审理抗诉再审案件的职权。从以上法律规定看出,立法本意是将抗诉再审的案件提级审理,实践中将抗诉案件指令下级法院审理的做法与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和立法本意不符,是错误的,应依法予以纠正。
    审理程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二审的或者是上级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议庭。民事诉讼法对提审的条件无明确的规定,而是由上级法院视案情作出是否提审的决定。一旦决定提审,则不论案件原来是一审还是二审,均直接按二审程序审理,作出终审裁判。
    延伸阅读:
    抗诉提出的两种情况
    抗诉的三种主体
    而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而向同级法院提出,并应按《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由上级法院审理,这是直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提级审理,故对民事抗诉再审案件应直接按二审程序开庭审理,作出终审裁判。
    有人提出这样做剥夺了当事人的抗诉的三种主体了按两审终审制度使案件得到上级法院的监督审理,不能认为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
    在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修改时如果仍然保留人民检察院抗诉规定的情况下,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四条内容直接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条文,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修改为:审理再审案件,由原作出生效裁判的上级法院按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上诉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保证
    抗诉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