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案件中的最长诉讼时效是多久
释义
    一、行政诉讼案件中的最长诉讼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法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到30元;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到4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至100元。
    3.有财产争议其争议金额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50元;
    (1)超过1千元到5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超过5万元到1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
    (2)超过10万元到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3)超过20万元到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元到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4)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三、哪些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网提醒您,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