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正确进行民事诉讼
释义
    一、如何进行民事诉讼
    进行民事诉讼的方法: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二、民事诉讼的原则有哪些
    民事诉讼遵循的原则是:诚信原则;当事人诉讼平等原则;同等原则;对等原则;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辩论原则;支持起诉原则等,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第四十五条
    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
    
    三、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
    法律网提醒,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性:
    1.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
    2.公权性,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的特殊审判程序;
    3.程序性,对常规的、反复发生的决策问题,制定出一个例行的程序,使决策有章可循的决策方式;
    4.特定性,民事诉讼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它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5.自由性;
    6.规范性与正当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