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判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释义
    一、如何判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如下判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1.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的;
    2.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条以上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0条以上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信息等其他严重情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网提醒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相关公民信息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追诉时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追诉期是10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最高刑为3-7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