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诉讼时效过了该怎么办 |
释义 |
一、继承诉讼时效过了该怎么办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继承诉讼时效有效期的规定。 1、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2、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3、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4、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18年后至第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 ![]() 二、继承诉讼程序 1、立案起诉阶段 诉讼的开始是要先到法院立案,立案通过后书记员才能排期和确定开庭时间。立案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1)整理资料和证据:立案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继承诉讼证据,例如遗嘱公证书、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和赠与扶养协议等等。 (2)书写和递交起诉状:起诉状虽然书写很简单,但要注意信息的齐全和合法,也要注意起诉状的格式,注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3)诉讼管辖与诉讼时效:无管辖权的法院不能接受该继承纠纷的立案,动产继承的由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继承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超过诉讼时效的继承案件也不能起诉。 2、庭审阶段 立案通过后,法院会发送传票,传票中会记载开庭的时间以及原告提供的各项起诉材料,供由被告参考并提出质证意见。在庭审期间,双方可就针对证据的效力、证据的证明能力以及证据是否真实合法等进行法庭辩论。甚至有和解意愿的,可以当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和解。 3、诉讼执行阶段 庭审结束后,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判决,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提出异议或者是上诉的,该判决生效。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仍拒不履行,原告可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三、遗产继承诉讼需要什么证据 房产继承诉讼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1、房产继承诉讼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1)关于继承发生的证据,如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 (2)关于继承人的证据,如户口簿等,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及继承人的人数; (3)房产证,购房合同等材料; (4)被继承人的遗嘱; (5)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尽义务情况的证据; (6)继承有无法定照顾事由的证据,如残疾等; (7)有尚未出生的胎儿要出示医院诊断证明 2、房产继承诉讼一般需提供以下证件材料: (1)到被继承人所属派出所开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或者提供被继承人医学死亡证明; (2)到死者所在单位或者派出所开具亲属关系证明; (3)继承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外籍继承人需要提供经过公证书予以认证; (4)被继承的房产证或其他证明文件。 (5)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遗嘱(遗嘱继承的情况)。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承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的相关内容。继承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二年,从继承人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那日开始计算,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法院不予受理。因此为了自己能依法行使继承权最好从继承开始时就关注每一个相关事项及跟进处理,避免因为错过时效无法继承应有的份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