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鉴定后是否可以做司法鉴定 |
释义 | 一、医疗事故鉴定后是否可以做司法鉴定 在医疗事故鉴定后,通常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司法鉴定的。 1.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规定,当事人或相关机构在需要时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提出司法鉴定请求。 2.这意味着,如果在医疗事故鉴定后,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他们可以选择进行司法鉴定,以便通过更专业、更权威的手段来获取更为准确的结果。 二、委托与受理程序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委托与受理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会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的委托,进行司法鉴定工作。 2.当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会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受理。 3.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司法鉴定机构会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并开始进行鉴定工作。 ![]() 三、鉴定实施与文书 鉴定实施是司法鉴定的核心环节,它包括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和复核鉴定等多个阶段。 1.在鉴定过程中,鉴定机构会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鉴定工作,并确保同一鉴定事项由两名具有资格的人员进行。 2.如果需要进行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鉴定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3.在完成鉴定工作后,司法鉴定人会出具司法鉴定文书,该文书是鉴定结论的正式载体,也是司法机关或仲裁机关作出裁决的重要依据。 了解司法鉴定流程后,你是否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更有信心?面对法律难题,不妨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