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仲裁前置是什么意思
释义
    一、仲裁前置是什么意思
    1.仲裁前置,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在提起劳动诉讼前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才能进一步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2.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所确立的一项制度,目的是充分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
    二、仲裁前置的作用和法规
    1.仲裁前置原则的适用,有助于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以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制度设计,旨在使劳动争议尽量在专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避免直接涌入法院,增加人民法院的负担。
    
    三、理解和适用仲裁前置程序
    在理解和适用仲裁前置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仲裁前置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当事人都必须经过仲裁程序。法律所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实指劳动争议这一事实经过仲裁程序,而非要求所有当事人都必须参与仲裁。
    2.仲裁程序前置的目的在于使劳动争议尽量在专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以免增加人民法院的负担。如果在仲裁程序中存在不当之处,诉讼中应当予以纠正。
    3.在诉讼阶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追加被诉单位。这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必要共同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劳动争议中仲裁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你是否还有其他法律疑问?欢迎在法律网提问,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