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同居分手时出具精神损失费欠条是否有效?
释义
    同居10年后双方分手,陈娟认为亏大了“分手可以,请支付精神损失费”。张坚迫于无奈写下欠条20万元。后却没有归还这笔“损失费”,终被同居女陈娟诉至法庭索款20万元。鉴于陈娟虽持借条,却不能说明曾经交付该笔钱款的事实等原因,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于日前作出驳回诉讼请求的一审判决。
    陈娟和张坚恋爱同居多年,后由于性格冲突而关系日趋淡薄。陈娟称,在2008年2月4日,两人从外地回到上海准备结婚,但遭到张坚的拒绝。“你不同意结婚,就要把双方的关系说说清楚。”对于陈娟的问话,张坚未置可否。于是,陈娟便称双方相处这么多年,自己付出了这么多:“我还曾汇款30万元到张坚的帐户上。”由于双方僵持不下,陈娟便要求张坚支付多年来的精神损失费。张坚无语之中,同意写个借条。当时找不到白纸,就随手在一个香烟盒上写了欠条:“今欠陈××精神20万元正,2008年2月归还”。写毕,张坚想想不妥,便把“精神”两字划掉了。但是,直至今年年初,张坚仍没有支付这20万元的意思,于是,陈娟便将张坚诉至法庭,诉请本金和利息。
    张坚辩称,与陈娟同居了10年多。期间怎么可能向她借款。该欠条是在2008年分手后,陈娟要求补偿她的精神损失费才写的。但这是非法债务,故不同意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借款的交付直接影响到民间借贷关系的生效。但在本案中,就双方间的借贷关系,陈娟仅提供了张坚出具的欠条,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交付借款的事实。故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中国法院网上海频道
    

  陈志群律师提示,对于情人分手时,因感情亏欠而写下的借条,只要欠款未还,且借条出具人不同意归还的,则该借条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