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尸斑 |
释义 | 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因重力下沉,坠积于尸体的低下部位,致使皮肤上出现的紫红色斑。根据尸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期。(1)坠积期:出现在死后2~4小时,呈条块或云雾状。此时,血液聚集在低下部位的血管中,尚未扩散至血管外组织内,若用手指按压尸斑,血液可流向他处,使尸斑暂时消除,抬手后,血液流回原处,尸斑重新出现。变动体位,血液向新的低下部位流动,形成新的尸斑,而原尸斑消退。切开尸斑处皮肤,血管断端有血液涌出。(2)扩散期:约于死后12小时出现,已融合成大片状斑块。因组织液也向尸体低下部位沉降,渗透到血管内引起溶血,被血红蛋白红染后回渗至组织间隙,故形成较为稳定的尸斑。手指按压仅稍褪色,变动体位,尸斑不易改变,切开尸斑处组织,血管断端和组织间隙中均有血性液体渗出。(3)浸润期:死后24小时开始出现,持续至腐败。被血红蛋白红染的液体浸入组织细胞,使组织和细胞着色,形成指压及变动体位均不褪色的尸斑,切开时组织呈紫色,已无血液或液体流出。尸斑的形成受外力压迫及血液性状等因素的影响。仰卧位时,肩胛部、背部、骶骨部、臀中部、踵部等突出部位,因与硬面接触,呈扁平状,血管被压闭,无血液坠积,故皮肤苍白,不见尸斑。在腰带、袜子、紧身衣裤束缚的部位,甚至皮肤皱褶处也因受压而无尸斑形成。窒息死、急死等尸体,因血液呈流动状,易于坠积,使尸斑形成得早而强;相反,严重贫血和急性失血死亡的尸体,体内血液量较少,则尸斑出现得慢而浅,甚至不出现。尸斑的颜色通常呈暗紫红色。但在某些情况下,尸斑的颜色与死因有关。如冻死者因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尸斑呈鲜红色;一氧化碳中毒尸体,因血液中存在大量碳氧血红蛋白,尸斑呈樱红色;氯酸钾和亚硝酸盐中毒死者,因血液中形成了高铁血红蛋白,尸斑呈灰褐色,尸斑在法医学鉴定中有助于确定死亡,推测死亡时间、分析死因和判断尸体位置及有无移尸。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