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墨刑 |
释义 | 中国古代刻害肌肤的刑罚之一,在脸上刺字并涂以墨,藉此作为罪犯的表记并加以羞辱。墨刑又称黥刑或刺刑,是中国奴隶制时期以肉刑为主的刑罚体系中的重要刑种。《春秋左传正义》:“《周礼》谓之墨,《尚书》谓之黥。黥、墨为一。”秦汉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后,统称之为黥。然而随着劳役刑的发展,黥刑多作为附加刑加以施行,因此有“黥为城旦”之类。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废除肉刑。黥刑并在其列,而以“发髠钳为城旦舂”代之。迄于隋唐,历代法定刑均无黥刑。宋辽以后,辽有黥刺之法,宋有刺配之刑,元有刺面,明清有刺字,实为黥刑的复活并有所发展,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期刑罚严酷化的历史趋势。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