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形势与法
释义

形势与法

形势即社会形势,是指社会发展的状况。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民族、家庭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构成社会形势的基本因素。对社会形势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状况。社会形势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于矛盾斗争而外化的动态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法与形势的关系主要是法与其赖以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发展变化的关系,这是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质所在。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而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来源于统治阶级在物质生产方式中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在法与社会之间,是社会决定法,而不是法决定社会。然而,社会的存在、发展、变化,总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势来表现的,所以,法的存在和发展变化必然同形势联系在一起,受形势的决定和制约。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阶级的利益需要都表现为一定社会环境、一定社会形势之下的具体利益需要。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从根本上讲是相对立的。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会经常受到敌对阶级或敌对势力的反对、阻挠和破坏;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每个成员或某一部分成员的千差万别,常常也会产生同本阶级根本利益相背离的情况。于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就经常处于矛盾斗争之中,而斗争的结果便外化为某种社会形势。统治阶级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把形成的某种意志内容。通过国家提升为法律。可见,作为法律内容的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是一定社会形势下的产物并直接表现为形势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法的历史,任何一个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都无不直接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的社会形势服务。不仅立法受形势的制约,而且执法也必须考虑形势的需要。社会形势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的。但法律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个矛盾只能依据变化了的形势在执法中解决,即当形势发生变化时,执行法律应当有相应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法律对其调整的社会关系通常只能作出一般的、概括性的规定,不可能把每一行为细节都包括进去。然而,执法却面临的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受着形势的制约和影响,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而且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行为。因此,法律无法规定的许多具体情况,只能在执法过程中具体加以确认。执法要考虑形势的需要,并不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可以根据自己对形势的主观理解任意妄断,而是通过一定的形势予以确认,这种确认必须符合法治原则,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17: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