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撤销权诉讼受益人的身份是什么 |
释义 |
1、 撤销权诉讼受益人的身份是什么?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仅以债务人为被告,未将受益人或者受让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受益人或者受让人列为第三人。部分撤销撤销权诉讼有什么问题?尽管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行使债权人撤销权,但债权人撤销权在程序法上不是一项权利,而是实体法中的一项权利。债权人撤销权是附属于债权的权利。通过赋予债权人撤销权,法律扩大了债权的权力,使债权人在债权之外具有撤销权,即使债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物权功能。撤销判决有三种具体形式: (1)完全撤销 (2)部分撤销 (3)当判决完全或部分撤销时,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判决:,被告可能被命令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主要证据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基本事实和确定事实存在的必要证据。主要证据不足,是指行政机关在主要事实未查明之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缺乏必要的证据。对此,人民法院应作出撤销判决 (2)适用法律法规中的错误。指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错误适用法律、法规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包括:本法适用,但该法适用;适用法律法规的一条,另一条;适用无效的法律法规;应使用特别法,但普通法等违反法定程序。指行政机关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的步骤、方法、期限、顺序等行政程序的要求。只要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无论实体是否正确,都构成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违反法定程序是作出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判决的独立理由,不附于任何其他越权条件。指行政机关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超越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实施无权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 越权的常见表现为: ① 法律法规不授予行政机关一定的权力,但行政机关未经授权行使该权力 ② 纵向越权,下级行政机关已经行使法律、法规赋予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可能已经行使法律、法规赋予下级行政机关的职权 ③ 横向越权,且a部门已行使法律法规授予B部门的职能和权力 ④ 超越行政机关的地域范围 ⑤ 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以外行使权力。是指被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上述五种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背离法律、法规的宗旨,背离法律的基本原则,滥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撤销判决。此外,对于被人民法院撤销的被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最高法院解释第五十九条规定了补救办法,即人民法院撤销判决,,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① 判决被告再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② 责令被起诉的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③ 向被告及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 ④ 如果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建议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III.撤销权诉讼的主体是什么?(一)撤销诉讼的原告撤销权人是指因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而使债权受到损害的债权人。有撤销权的债权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的行为,债权人过半数的,可以共同享有和行使撤销权。债权为连带的,可以由全体债权人共同行使撤销权,也可以由一名连带债权人提起诉讼。如果由于同一债务人的行为导致多个债权受到损害,每个债权人都有权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其请求指示的范围仅限于各自债权的保全范围 撤销行为分为: ① 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即两个以上债权人作为同一债务人的被告,对同一债务人提起撤销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② 不能合并审理,即只有一个债权人提起撤销诉讼,其他债权人未提起撤销诉讼,而仅要求债务人清偿债务或承担违约责任,尽管被告在这些诉讼中是相同的,由于诉讼标的和诉讼性质不同,不能同时审理这两项诉讼 债权人提起撤销诉讼的条件: ① 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这些债权可以成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和基础。对完全不适合行使撤销权的债务,如无劳务担保等,不能行使撤销权 ② 债权人的撤销权必须在整个合同的有效成立期间行使。合同生效后,合同未完全履行前,可以采取保全债务的措施。只要在此期间,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或不当处置其财产,并且债权人的权利受到威胁,法律应允许债权人采取保全措施保全债务人的财产撤销诉讼被告 学术界对撤销诉讼被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根据对撤销权性质和效力的理解而确定。首先确定撤销诉讼的性质,然后确定被告,如: ① 如果采用形成权理论,撤销行为应当根据债权人的单方意图发起,撤销权的效力将根据债权人的意图产生。因此,在确定被告人时,应根据债权人的意图来确定。如果债权人希望取消债务人的单独行为,则取消行为的被告是债务人和第三方 ② 采用债权的,撤销权是请求利害关系人返还因债务人行为而产生的利益的权利。因此,撤销权应主要针对受益人或转让人行使,以使受益人或转让人成为被告 ③ 撤销权是债权与形成权相结合的权利,应当对受益人和受让人行使撤销权,债务人不应当是被告。由于撤销的目的是撤销债务人的法律行为并返还债务人的财产,因此受益人或转让人只能是被告。以行为方为被告 在确定撤销行为的被告时,应当认为撤销行为是针对债务人的行为。因此,应根据债务人行为的内容和性质确定不同的被告。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执行单独的行为,债务人应当是被告。如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