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的概念是什么
释义

1、 劳动争议的概念是什么?
    

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不同而引起的纠纷,也称劳动争议。其中有些是关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以及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产生的争议;有些是因要求新权利而产生的纠纷,有些是因制定或改变工作条件而产生的纠纷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可以相互配合,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纠纷也在所难免。劳动争议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保障,而且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要正确把握劳动争议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纠正已经发生的劳动争议又称劳动争议或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解决办法
    

1.劳动争议调解由劳动争议调整委员会主持,劳动争议调整委员会是企业内的一个非常任组织。是否接受争议调解是双方自愿的。一般企业没有这一组织,但《劳动法》规定了这一组织。劳动仲裁是一项合法和必要的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需要首先通过劳动仲裁。未经仲裁直接提起诉讼的,法院依法予以驳回。
    

3.劳动仲裁裁决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仲裁程序
    

1、申请提交: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驳回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上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仲裁庭决定不受理案件,应说明理由,并在开庭前五天将开庭日期和地点书面通知双方。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应当根据退庭情况自行承担费用,仲裁与调解: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首先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案件情节复杂,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天。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在期限届满时未提出任何诉讼,则裁决应具有法律效力
    

上述知识是luba.com编辑对“劳动争议的概念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如果读者想咨询法律问题,请访问luba.com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24:03